话本小说

繁体版 简体版
话本小说 > 四合院:开局街溜子,玩爆众禽兽 > 第31章 临别赠书,意外之财(求阅读)

第31章 临别赠书,意外之财(求阅读)

四合院:开局街溜子,玩爆众禽兽
约定的时间步步逼近,四合院里的气氛却愈发压抑。

街道王干事和红袖章来娄晓娥家的频率明显增加了,盘问也越来越露骨,甚至开始旁敲侧击地打听她父母在国外的关系。

娄晓娥每次都吓得脸色发白,战战兢兢地回答,但始终咬紧牙关,没透露任何实质内容。她那份强装的镇定和脆弱,反而让王干事等人觉得她胆小怕事,翻不出什么浪花,暂时放松了些许警惕。

这天下午,张建军下班回来,刚把自行车支好,就看见娄晓娥端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旧木箱,站在他家门口,神情有些局促。

“建军,”娄晓娥声音很轻,“打扰你了。我…我整理家里的旧书,这些…都是些没什么用的旧书旧报纸,占地方,又不敢随便扔…想着你爱看书,就…就给你拿过来了。你要是不嫌弃…就留着看看,或者…当引火也行。”她说着,将木箱往张建军面前推了推,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。

张建军立刻明白了她的用意。这哪里是什么“没用的旧书旧报纸”?这分明是娄晓娥无法带走、又不敢留在家里的最后一批“敏感物品”!她这是想借他的手处理掉,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感谢和托付!

“哦?旧书?”张建军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“兴趣”,走过去掀开箱盖看了看。

里面果然杂七杂八堆着不少旧书刊和报纸,大多蒙着厚厚的灰尘,看起来确实像是废弃品。但他敏锐地注意到,在几本厚厚的《红旗》杂志和《工人日报》合订本下面,似乎压着几册线装书和几卷旧画轴!

“行啊,晓娥姐,我正愁没东西引火呢。这旧报纸挺好,省得我去买了。谢了啊!”张建军爽快地答应下来,语气轻松,仿佛真的只是收了一箱废品。

娄晓娥明显松了口气,感激地看了他一眼:“那就麻烦你了。我…我先回去了。”她不敢多停留,匆匆转身回了后院。

张建军将木箱搬回自己小屋,关好门。他先仔细地检查了门窗缝隙,确认无人窥视后,才将箱子里的东西一股脑倒在炕上。

拨开那些充当掩护的旧报纸和杂志,下面的东西显露出来:三册纸张泛黄、线装订的旧书,封皮上写着《金石索》残卷;两卷用旧锦缎包裹的画轴,展开一看,是两幅设色古雅的山水小品,落款是清代一个不太出名的小画家;还有一个小小的、沉甸甸的紫檀木匣子。

张建军对古董字画研究不深,但也知道这些东西绝非废品!他首先拿起那个紫檀木匣子,轻轻打开。里面是空的,但内衬的明黄色丝绸上,印着一个模糊的龙纹图案,透着一股皇家气息。匣子本身材质和工艺就价值不菲!

“系统!”张建军意念沟通,“评估眼前这些物品的当前市场价值及潜在收藏价值!并筛选安全可靠的变现渠道信息!评估费用!”

【扫描中…物品鉴定分析…时代背景风险过滤…渠道匹配…需支付:5元。是否确认?】

“确认!”

【支付成功!扣除:5元。当前余额:145.32元。评估结果:】

【1.《金石索》残卷(清中期拓本):内容冷僻,当前市场价值较低(约30-50元),但具有较高文献和收藏潜力(尤其对特定藏家)。】

【2.清代佚名山水小品(两幅):画工尚可,但画家无名气,当前市场价值一般(两幅合计约40-60元)。】

【3.紫檀嵌螺钿龙纹空首饰匣(清宫造办处风格):材质珍贵,工艺精湛,皇家印记(有磨损),当前市场价值较高(120-180元),收藏潜力大。】

【综合建议:整体打包出售给“委托点老耿头”引荐的特定收藏家,预估成交价在180-250元区间。信息已提供具体联系方式和交易暗语。】

180-250元!张建军心头一震!这绝对是一笔意外之财!在这个年代,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近两年的工资!娄晓娥这哪里是送废品,这分明是送了他一笔应急的巨款!这无疑大大缓解了他接下来护送行动的资金压力!

他立刻将东西重新包好,藏进自己最隐秘的角落。这笔钱,他拿得心安理得。

一来是帮娄晓娥处理了隐患,二来也确实是救命钱。他心中对娄晓娥的评价又高了几分,这女人在危难时刻,头脑依然清醒,懂得取舍。

第二天中午,张建军借口外出办事,再次找到了“老耿头”。这次,他没有买毛线,而是按照系统提供的暗语,表达了“受朋友所托,处理几件祖上传下来的旧物件”的意愿。

老耿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,深深看了张建军一眼,没多问,只是点点头:“下午三点,鼓楼东边‘悦来茶馆’,二楼雅座‘听雨轩’,有位姓‘金’的先生等你。东西带上,少说话。”

下午三点,张建军准时来到略显冷清的“悦来茶馆”,在伙计的引导下上了二楼,推开“听雨轩”的门。里面坐着一个穿着灰色长衫、戴着金丝眼镜、气质儒雅的中年人,正是系统信息里提到的那位偏好杂项的收藏家“金先生”。

没有多余的寒暄。张建军将包裹放在桌上,打开。金先生扶了扶眼镜,拿起放大镜,一件件仔细审视。他的目光在那紫檀龙纹匣子上停留得最久,手指轻轻摩挲着螺钿镶嵌的纹路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。

“东西…还行。”金先生放下放大镜,语气平淡,“清中期的拓本,内容偏门,品相差了点。两幅画,小名头,笔力尚可。这匣子…倒是个老物件,宫里流出来的?”他看向张建军。

张建军点点头,没说话。

“打包,一口价,两百元。”金先生报出一个价格,正好在系统预估的中上区间。

张建军知道对方压价了,但也在合理范围。时间紧迫,他懒得纠缠,爽快点头:“成交。”

钱货两清。厚厚两沓崭新的大团结入手。张建军没有停留,迅速离开茶馆。

怀揣着这笔意外之财和之前的积蓄,张建军心中的底气足了不少。钱壮英雄胆,接下来护送娄晓娥的行动,容错率也高了一些。

抬头看了看阴沉沉的天空,距离约定的时间,只剩下最后一天了。风暴,已迫在眉睫!
热门推荐